珞小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济心堂乃顾露曦与其弟顾露晖,为救济老弱妇孺,初入禹都时开的一间善堂。

里面还设立了小学堂,教人简单的识字、算学。

天灾、兵祸时设粥棚,收留灾民流民,在开的织坊、染坊、绣坊、酒坊等作坊帮工,学成本事后去留自定。

同时各作坊的收入,除开其运作、人工,还能用来支撑济心堂运转。

这些事,顾露曦在嫁给萧风奕后,也从未放下过,甚至还争取到了先皇后的支持。

济心堂和各作坊,也因此一直运转良好,直到顾露曦死后,人心浮动,才慢慢散了。

而就在作坊人差不多走光,济心堂运转不下去要关门时,顾露曦的五妹、靖宁侯顾延第四女顾露星,出现在了济心堂,让济心堂得以开了下来。

这次眼见寒冬经久不去,顾露星不忍百姓受饥寒交迫之苦,便在济心堂外设了粥棚,还每日亲自来施粥。

此举赢得了不少百姓称赞,还挽回了靖宁侯府因门房小厮冤枉脚夫受损的声誉。

更因不像以前顾露曦遇这种小灾,三五日才放一次粥,来的人一日比一日多。

其中还有不少人,直接在济心堂旁边搭个窝,日日就等着中午领碗粥,舒舒服服躺着等来日。

也正因此,才多了站在石头上的中年男子指挥小厮,来维持秩序。

场面也还算有序。

这会领到粥的,有直接捧着快步离开的。

也有就走到背风的地方,三三两两蹲在一处,缩着肩,边吹边喝起来的。

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有碗热粥由口入腹,能让人通体舒畅,整个人舒坦不少。

人群中的话语,大多人都在夸赞顾五姑娘。

有夸“五姑娘菩萨心肠”的,有夸“五姑娘仙女下凡”的,有夸“五姑娘盛的粥最香”的。

夸得最多的一句,便是“不亏同是顾家的姑娘”。

其中也有一些人,会聊自家的活计,或咒骂这该死的天气。

贫民窟里,大家直来直往,没有忌讳,难堪入耳的话不少,可直接拿顾五姑娘开玩笑的,是极少的。

而极少,并不代表没有。

这时蹲在地上的一三角眼小伙,就伸长脖子、色眯眯地望着粥棚的方向,用肩撞了下旁边的同伴,揶揄道,“看到了吗?”

“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同伴撇嘴,拉了下小伙手臂,将他视线带回来,暗示的朝周围扫了一眼。

旁边已经有几个人,在用莫名其妙的眼神打量他们,大多是妇人。

小伙哼了一声,不乐意了,“怕什么,她打扮的花枝招展,不就是给人看的吗?”

说着,小伙还瞪了一圈旁边看他的人,然后一脸陶醉的继续对同伴说起来。

“你不知道,刚打粥时,我还趁机拉了把她小手,那小手啊!又暖又软,你说手都这样了,身子该有多软。”

小伙越说越兴奋,手隔空做着摸人的动作,下巴点着一旁缩在窝里的乞丐,“要不我们也在这搭个窝,说不准什么时候,我能摸一把大的,甚至也尝一尝……”

“啪”一声,一只碗在小伙旁边炸开了花,打断了小伙的话。

小伙一下跳了起来,扑过去就抓住了砸碗精瘦小伙的衣襟。

“你长没长眼,砸坏老子你赔得起吗?”

“嘴巴不干不净,没砸死你,是你走运。”精瘦小伙挥臂一拳,直接打在他下巴,将他人打飞了出去,然后两个人扭打在一块。

接着,一些看热闹杵在原地没动的,这个被不小心踩了一脚,那个好好蹲着挨了一拳,谁都不让谁,很快就乱作一团。

冲过来的小厮拉了很久,才将扭打在一起的人们分开。

因为骚乱,在粥棚里施粥的顾露星,在婢女和仆妇的拥簇下,进了济心堂。

济心堂有间房子,又大采光又好,专供顾露星使用。

房里放着一张美人塌,仕女屏风,还有不少漂亮摆件,装饰的极为奢华。

屋内一早就燃上了银屑炭,这会一入屋,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原本眉眼带笑的顾露星,脸色一下沉下来,神情说不出的嫌弃。

但因她生得峨眉杏眼,白净娟秀,无疑这样的表情,也是赏心悦目的。

跟进来的婢女,有人解下顾露星的狐裘,有人用热帕子给她擦手。

顾露星抬了抬一直盛粥的手臂,坐上美人塌时,跟着进来的四个婢女,就齐齐围上来给她捏肩、捶腿。

站在旁边的中年仆妇,桂嬷嬷心疼道,“姑娘,辛苦了。”

顾露星刚眯着的眼睁开了来,“也就这几日了,你去看看外面出了什么事。”

不多时,桂嬷嬷脸涨得青紫走了进来,斜倚在引枕上假寐的顾露星,随之睁开了眼睛,峨眉微蹙。

“在外面,情绪还是要收敛些。”

桂嬷嬷有些不情不愿,但还是应了一声“是”。

顾露星带着玩笑的语气,“说说是谁人这么大本事,将你气成这样了。”

桂嬷嬷咬牙,“这些话,老奴不敢说出来,怕污了姑娘的耳朵,也不知夫人是怎么想的,姑娘您是她……”

顾露星轻“咳”了一声,桂嬷嬷自觉失言,闭了嘴。

顾露星笑笑,“母亲自然是为了我好,你们都是为了我好,我都知道的。”

桂嬷嬷叹了口气,“姑娘就是脾气好,对谁都宽容大度,可您是没听到外面那些……”

话到一半,桂嬷嬷想到刚听来的那些腌臜话,还是说不出口。

顾露星挑了下眉,问道,“人捉住了?”

桂嬷嬷连提都不想提,只点了下头。

顾露星笑笑,“那找个没人的地方,埋了。”

话语轻柔缓慢,仿佛就只是要摘一朵花,而不是杀人。

…………

北玄宫议政殿。

几位身着紫、绯色官服的老大人,从里面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直等下了台阶,才有人感慨,“陛下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太温和了些,如今强敌环伺,非铁腕无以治国啊!”

旁边的同伴拍了拍他的肩膀,“陛下还年轻,葛老您有时说话就是太冲了些,多少总该顾及点陛下的颜面。”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权之巅峰

权之巅峰

一叶瓜洲
当贪官要奸,当清官更要奸!转业回地方的王东明将这句话深刻于心!因影响了领导好事儿,被发配'边疆',意外的走上了从政之路!虽然是从最为底层的做起,从青涩到纯..
军史 连载 95万字
血色唐末

血色唐末

长亭醉梦
唐末乱世,并无所长的王洵,忽然来到这个每个人都朝不保夕的时代,一来就差点做了乱兵军粮,没有金手指,也没有准备百科全书,绝对属于浪费穿越名额的那一种人。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五代十国的几位枭雄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灭亡唐朝开创后梁的朱温、后唐的奠基者李克用、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党项立业者的拓跋思孝、南吴的杨行密、前蜀的王建、吴越的钱镠、西岐的李茂贞、马楚、南汉、……形形色色的人物悉数登场。主角王洵在乱世
军史 连载 92万字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王清谈
十四年的抗战刚打响,他就带着刚定婚的未婚妻,还有一个死活都要成为他小老婆的邻家女孩,开始了一家小三口的黑枪抗日之路。带着点儿特定时代的三口小家庭的煽情,带着点儿枪手的成长,带着点儿野外生存,带着点儿正宗的武术,带着点儿枪械战术,带着点儿不夸张的特异功能,少见的走路场景,加上些你知道不知道的南北风俗,土冒式的文笔送你一篇用子弹当种子的种田文。
军史 连载 87万字
农户千金

农户千金

九月墨雨
中州府文远乡陈家村落魄千金陈惜诺受诅而归。历经劫难,两次重生而不改运,最后一次机会,她必须全力以赴。中原战乱朝堂势力新旧交替,昔日鸣钟食鼎的世家大族惨遭灭顶。..
军史 连载 7万字
照临四方

照临四方

弥有初
路旁顽石,误得大能精血,悠悠千载,终于化得人形,由武入道,踏上长生之路;九州风云变幻之际,一个个跨越万载的谋划逐渐浮出水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借用仙葫等..
军史 连载 61万字
武隐不杀

武隐不杀

蛙鸣稻田
无为是不做本分之外的事情,但真正的无为是在寻找发现天上人间的大道真理,然后不做违背那些大道真理的事情。能达到那一步的人就是大道真人,他无所不能,他已经融合到这..
军史 连载 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