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瞳迷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汇报的时候,也是理工男的一板一眼,不夸张,也渲染,有一说一。只是说到下周的工作安排的时候,说的略微潦草,说明他对部门其他员工的情况并不十分掌握,还有对整个ai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并没有个分成若干接点,有目标的完成,而是做到哪算哪。

钟瑖有些皱眉,吴经理的工作方法,对一个程序员来说,问题不大,甚至作为一个副经理,也马马虎虎。可要作为一个掌握工作进度的部门领导,他这样是不行的。

不过,吴经理低调,好学,还算是个可造之材,和下属的关系也不错,钟瑖还是想帮他一下。

钟瑖记得他有本《it经理进阶教程》的电子版,里面有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内容,等会找出来,发给钱芃,让她转交给吴经理。

钱芃这次也列席了会议,本来她是没资格发言的,不过钟瑖想看看她的能力,也点名让她说说。

钱芃应该是有准备的,她的发言给了钟瑖一个惊喜,回顾上周事情,说的有条有理,事情按轻重缓急,逐条说清楚。

下周的计划,更是按照维护和开发,也做了妥帖的安排。开发要做到哪一步,和市场部配合需要做哪一步。时间安排合理,还预留了处理突发时间的时间。

钟瑖听完点点头,问道:“小钱以前做过项目经理吗”

“啊没有啊怎么了”

“没事,我看你做事情挺有条理的。”

“她读书的时候是学生会的,”吴经理突然插嘴道,“负责学生会各种活动安排,她做这个比学习还起劲。”

“我又没耽误学习,哪年的奖学金没我”钱芃反驳道。

钟瑖笑笑,他这个前助理,在管理这一块,倒是比吴经理更有潜力,之余以后能不能在管理上能不能有所发展,就看她的造化了。不过倒是可以好好考察一下。

接下来是后勤等部门的汇报。

多年前,彭城丰邑凤头村的水坑边,曾生长着一棵百年老榆树。

树是我太爷爷的爹种的。旧日风俗,家里有小娃娃出生,爹娘要帮他种几棵树,以增福荫。有的种桃李,寓意生活甜美,等孩子五六岁时,就能爬树摘桃摘李,大快朵颐;有的种杨柳、香樟,希望孩子长大后挺拔壮硕,过个十几二十年,就可以把长到成人腰围粗的大树砍到,或架梁造屋,或打成箱笼桌椅,供孩子嫁娶之用。

替太爷爷栽榆树是他娘的主意,他爹本来不同意,说怕儿子长大后成了不通世事的榆木疙瘩,而且榆树长得慢,要三五十年才能派用场,不实用。

可太爷爷的娘坚持种榆树,老爷子素来怕老婆,就答应了。

老太太出身书香门第,他爹中过秀才,还做过县太爷的师爷。可惜老人家命不好,刚上任没多久,就碰上捻军攻打丰邑,城破之后,县太爷搂着大印跳了荷花池,他也被捻军捉住,砍了脑袋。

此后家道中落,不得已,老太太才下嫁给我太爷爷他爹这个薄有田产的农家子。此后几十年,日子虽过得不算丰裕,却也总算衣食不愁。可老太太总是终日郁郁,难得开心颜。一是经捻军一吓,落下病根,终年噩梦不断。再加上,她老惦记着旧日风光,总想着如果自己的爹没那么短命,就不会这么窝窝囊囊的做个农家妇。

种榆树,是因为老太太觉得榆树比别的树贵重,希望儿子能有出息。

或许是遗传了秀才外公的基因,我太爷爷从小就耳聪目明,过目不忘。他娘见他是个读书种子,想着许是老天保佑,让孩子帮她重温往日风光-----甚至能更进一层,让她当上举人甚至是进士的娘。于是倾 其所有,为我太爷爷请了最好的先生,供他读书。

太爷爷也争气,他三岁启蒙,五岁就能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得滚瓜烂熟。到了六七岁,就能和一群半大小子一起,坐在私塾里,摇头晃脑地诵读“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十五六岁时,已经能做得一手好八股,赋诗做对也无一不精,是封邑方圆百里,人人交口称赞的小神童。

光绪二十九年,为庆祝慈禧老佛爷七十大寿,朝廷发恩科。太爷正值弱冠,顾盼自雄,自觉学问初成,准备参加秋闱,博一个秀才功名,光耀门楣。

正在这时,一位昔日同窗突然登门拜访。此人出身富贵,喜郊游,爱宴乐,出手豪奢,相交遍天下,算是个风流倜傥的佳公子,可就是不爱读书。他爹为他说了一门亲事,是县太尊的外甥女,相貌家世,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可那家小姐嫌他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白丁,说除非他中个秀才,否则绝不嫁入他家。

这人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就凭自己胸中那点墨水,想中秀才,万无可能。于是想到了我太爷爷这位神童。借联络同窗之谊的名义,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请我太爷爷饮酒取乐。觥筹交错间,借着酒劲,诉说自己对县太爷家小姐的倾慕,和那小姐的无情。说得我家太爷爷也唏嘘不已。看我太爷爷动情,那位同窗拿出纹银百两,请我太爷爷替考。说一切都打点好了, 只要我爷爷替他考上秀才,白银之外,还会送上田亩若干。

太爷爷年幼,一方面抹不开同窗的面子;另一方面,读书耗费不菲,全靠他娘陪嫁的那点细软,实在是不够。他想着有了那笔银钱田亩,以后读书,就不用家里贴补了。又想着反正会试三年一开,自己还年轻,三年后再为自己考个功名也不晚。于是就答应下来。

我爹兄弟姊妹挺多,爷爷奶奶在他们整个生育期的二十年间,没闲置浪费一点资源和时间,噼里啪啦、结结实实的生了十多个孩子,成年的有六个。

大爷比我爹大六岁,当中还隔着两个姑姑。他读中师走的时候才十四岁,爹还在村里读小学,他从小就是大爷的小尾巴,大爷走了,爹挺失落的。

爹性子弱,从小想得就多,再加上地主的身份在他记事起,就一直沉甸甸的压在他胸口。虽然村里人并没对爷爷家如何如何,可爹还是本能的觉得,他家和别人家不一样。

自大爷走后,爹很少跑出去玩。靠看闲书打发时间。爹告诉我,他很感谢小学的一位先生。先生家有很多书,都是些老书名着,他很爱惜书,从不外借,但允许我爹到他家看。

爹脑子好,厚厚的《三国》、《水浒》,即使很多地方不理解,都能囫囵吞枣的看下去,而且情节能记得清清楚楚。他每天下学都要到先生那看书,直到家里人喊他吃饭。

夏天天黑的晚,吃好饭,村里的闲人喜欢聚在榆树下闲聊。那棵大榆树已经有成人一抱粗,枝叶遒劲蓬勃,能遮住一间屋子大小的阴凉。村里人没事就喜欢围着大树坐坐,抽抽旱烟,聊点闲篇,消磨时间。

村里有个老头,年轻时在彭城茶馆里做过伙计,听了一肚子评书,平时喜欢给别人讲古。可老头听书是东听一回西听一回,再加上年纪大了,脑子有点乱,常常闹关公战秦琼,猪八戒背狐狸精的笑话。村里人没什么见识,就图一乐,听的津津有味。

我爹小小年纪,却因读过几本书,渐渐听出有些不对。开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躲在后面不敢啃声。后来有次老头子讲“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说:”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并刘备张飞一起,与吕布战作一团,一百个回合不分胜负。“

我爹脱口而出:”关老爷那时的马不是赤兔马,赤兔本是吕布的,吕布后来在下邳被曹操斩了,宝马被曹操得到,才被转赠给关老爷的。“

老头子被一小娃娃寻到错处,驳了面子,心里不喜,骂道:”瞎嚷嚷什么,有本事你来讲。“很奇怪,在同龄人面前羞涩腼腆,默默不能语的我爹,对着一群老头子,竟然一点不怯场,侃侃而谈,讲起了三国。

那群闲汉一听,小娃娃人虽小,故事却讲的不赖,以后就常拉他去讲古。我爹常常白天看过几集,晚上就现学现卖,给那群老头子讲故事,居然颇受欢迎。

爹常跟我说起给全村老头讲古的风光,颇为自得。我就调侃他,当时要在老榆树下搭棚卖票,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老爷子自得之余,也也常感慨,读那么多闲书,当时不过是为了消磨时间,可没想到,古书里那些东西,竟然能影响了他一辈子。

六十年代可能是中国农业社会最后的余晖,红色狂潮已经开始从文化、政治、经济各个层面冲击古老的乡村,可农业社会残留的忠孝中庸的思想还是在影响着不少人。

乡绅虽然大多被铲除,可乡土、家族、亲情的观念尚未被完全打断,老人们还惯性的保留着忠、恕、宽容的习惯。所以我爷爷虽然在政治上被打倒、经济上被破产,可周围人待他,却也并不过于刻薄。就像对待一个闯了祸,倒了霉的自家亲戚一般。

爹在那样的环境长大。他读到的社会和接触到的社会是一样的,忠孝节义、君臣父子的力量虽然隐约虚弱,可总能找得到,他也一直按照耳濡目染的那一套,规矩自己的生活。

所以爹的世界观一直留在农业社会里,他从未融入到新的商业社会里来,所以幸运的不需面对我们这代人不得不面对的心灵的迷惑和撕裂。

老爹那时还年幼,根本没意识到那些古书和身边的人正默默的塑造着他。他读书、游戏、给老头子讲古,日子过得充实惬意。

爹也有对未来的规划,就是像大爷一样,读完中学,考到外面去。

我爹从小聪明,读书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是事,他不是个用功的学生,听课不认真,碰到自认为会的东西,就偷偷摆弄抓来的小虫、青蛙,下课就看闲书。可考试成绩一直优秀。很轻松的就考上了县里的中学。

要不要让爹继续读书,家里曾经争论过。大爷已经在外面读书了,虽说师专不用家里出一分钱,甚至每月还能贴别两三块零花钱,可家里毕竟少了一个干活的壮劳力。我爹再去读,家里的活就更没人干了。而且,虽说那时中学没什么学杂费,连住宿都免费。可吃喝、笔墨一个月下来也要四五块,这对一年到头看不到什么现钱的农村人来说,也是笔要命的开支。

村里男孩读完小学,能写书信,能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就不去读了;女孩子读个一两年,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回家干活了。

爷爷毕竟在外面闯荡过,知道读书的好处,力排众议,支持爹读书,甚至几个姑姑,也一直供他们读完中学。我猜,爷爷是想着让孩子们能圆太爷爷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梦!

新社会,总得有个金灿灿的新前程不是

钱从哪来大爷那时已经工作,每个月能给家里寄点钱。爷爷凭着年轻时学的采药抓制药的本领,制了一些常用的草药。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肚子疼,妇女痛经什么的,爷爷就凭着以前背下来的几个方子,给人家治病,多少有些效果。村里人穷,可都厚道,喝完药后,会送几个鸡蛋、几斤麦、豆什么的,积少成多,偷偷拿到集市上卖掉,也能换点钱。爷爷就是靠这么夺泥燕口、削铁针头,东挪西凑,硬是供几个孩子读完了中学。

多读了三年书,似乎并没有改变我爹的命运,至少在物质上没有。他一辈子都窝在丰邑凤头村没出来,和大多数农民一样,整日种地、养猪。倒是几位姑姑,因为多读了几年书,都找了个好婆家,改变了命运。

之所以只读了三年中学,没继续读下去,是因为毛爷爷发动了文 化大革命,把全国乳臭未干、是非不明的孩子们都赶出了校园,轰轰烈烈的,以自己的鲜血、未来、甚至生命拱卫红太阳。

我爹没地方读书了。

爷一辈,孙一辈,都因为不可抗力断了读书的前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命运想要成就一个人不容易,可要想毁一个人,分分钟的事!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被迫成亲,崽崽超可爱

被迫成亲,崽崽超可爱

小守财奴
双男主+双洁+快乐养崽日常+软萌小包子从小家财万贯并且觉醒家族空间的沈和玉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会穿越,还是穿成一个男人的妻子!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然而这还不算,那男人竟然是躺着不醒的植物人!这植物人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两个小崽子,也就是说他不仅一朝穿越嫁了人,还成了恶毒后爹,毕竟原身打骂孩子是出了名的………叔可忍婶不可忍!他堂堂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会原意嫁给一个男人!可他没办法逃离,只能等着
都市 连载 100万字
甜宠小农女:夫君太撩人

甜宠小农女:夫君太撩人

晚风玲
刚穿越过来,眼前是一位凶残狠辣要弄死自己的刀疤男,旁边站着一位面相看似人畜无害内里估计一肚子坏水的少年,在远一点家族里的极品已经磨刀霍霍了,而在家族不远处的村庄里张员外正在做那一枝梨花压海棠的春梦!老天坑了,穿越没给金手指,还好上学的时候勤奋了点,脑海里的知识倒是完全可以耍一耍!在少年胁迫下自己不得不做了他的名誉妻子,还好与少年同居的日子温馨而又愉快,偶尔的小感动、甜甜的宠溺、撩人心魄人的欢好……
都市 连载 42万字
神秘老公,晚上见!

神秘老公,晚上见!

碧玉萧
早起,她熟练的吃下事后药:不用担心,我已经做好安全措施。不会留下后顾之忧。 吃过药,就不要浪费药效了,他嘴唇微勾,把围在腰间的浴巾一扯,在24小时内,我还可以——睡你很多次,而且不用担心会制造出一个孩子来惹麻烦。是吧?我 结婚三年,顾青青的目标有三: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冷斯城的目标有三: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很多很多很多的孩子。直到有一天……
都市 完结 279万字
星夜可期

星夜可期

庞厘
本故事纯属虚构—星夜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背景,没人脉,也没有财富,但是她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将来的生活一定很美好。不过她没想到,原本应该宁静平凡的生活会突然闯进一个男人,以至于她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都市 连载 40万字
快穿:仙尊大人今天也想要

快穿:仙尊大人今天也想要

溪云照我眠
[双男主+双强+主受+双洁+病娇+疯批+甜宠]天道允江遇任何条件,希望能够帮忙收集那人的灵魂碎片,江遇愉快地答应了。来到小世界之后,江遇一眼便看上了那个灵魂碎片。娇软柔弱的美人靠在占有欲极强的陛下怀里,把玩着陛下的头发,“陛下,还要继续吗?”江遇被魔王掳到了魔宫,锁住了四肢,魔王轻笑,“神明大人,你只能永远留在这里陪着我了,你是逃不出这魔宫的。”病娇心理医生将人带到地下室,用丝带蒙住了双眼,“阿遇
都市 连载 42万字
君令策之凤摄天下

君令策之凤摄天下

朝承欢
【群体重生+穿越+权谋+微仙侠+男女主双洁1v1的大杂烩】若论簪缨世家贵女之首,世人皆会想到那惊才绝艳的宋家七姑娘——安定侯夫妇的掌上明珠,天子亲封的长宁郡主,并赐有长宁县为封地,圣眷极盛。只可惜这样一个女子,却嫁给了风流纨绔的谢二公子。成亲当晚独守空房也就罢了,新婚夫君第二日却是在下九流之地的烟花柳巷被寻到的。宋七姑娘却发现谢二公子大病一场以后人前人后完全两个模样。那青衫玉面的少年郎含笑递她一枝
都市 完结 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