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油粑粑真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大兄刚将露珠儿抱到床前坐好,赶到门口的李大嫂就刚好扶住挺着肚子的李二嫂。

话说李二嫂是长安城外十里坡村吴里正的大孙女,因为李二兄常年去长安城外的村子里收购草药,一来二去的与她有了接触,到了岁数,就央求了李母请了官媒提亲,结了秦晋之好。

李二兄已育有两子,李二嫂肚子里这个是两人的的第三胎了。

李三娘帮露珠儿正了正头顶的虎头帽子,笑着对李二嫂说:“麻烦二嫂了,都这么大月份了还得帮忙看着露珠儿,前前后后的很是不便利。等二嫂生产了,小妹定给小侄子包个大红包的。”

李大嫂扶着李二嫂坐到进门的椅子上,李二嫂轻抚自己的肚子,也笑着对李三娘说:“那可真是好了,我可就等着小妹的大红包了。”

说完,两人对视笑了起来。

就连大嫂都笑说,也要给包个大红包的。

几人就在一起闲话最近西市新来了什么西域商人,带来了什么样的稀奇玩意儿。

谁都不敢再提王子恒,提他说的要抢走露珠儿的话了,就怕勾起李三娘的心绪,再一激动之下出个什么事儿。

李三娘不知是喝了药的缘故还是系统加身自带buff,感觉身体好很多了,头也不痛了,身上也有了力气,就拒绝了李母的搀扶,自己起身下了床,牵着露珠儿走到李二嫂身旁,蹲下身,对露珠儿叮嘱道:“露珠儿乖乖地跟着二舅母,阿娘和你阿婆、大舅母去做饭,一会儿就吃晚饭了。”

小小露珠儿望着李三娘点点头,乖巧的靠着李二嫂。

随后,李大兄去了前面医堂寻李父、李二兄说话,李母三人去厨房准备晚饭。

晚饭还没做好,在四季胡同里的青莲书院读书的孩子们却已经回家来了。

随着日落,天光渐暗,李家的医堂也开始关门上板了。

李家人口众多,吃饭时也就分了两桌,小露珠儿年岁还小,跟着母亲李三娘在一边吃饭,家里的孩子们是单独自己一桌的。

李大兄李大嫂育有两子,加上李二兄李二嫂的两子,四个人正好凑一桌。

自从武帝登位以来,除却重视农桑,对于天下百姓的教化也相当用心。

长安城内尤其看重识字知礼,送家中子弟前去书院读书认字的尤有不少。

李家送了四位小郎都去书院读书,一因家中开着医堂,每人身上都有活儿,小郎君们无人看管终究是个事儿;二为现下普通百姓家的子弟虽不能定品出仕,但武帝表现的十分重视寒门子弟,不亲世家子,说不得以后小郎们有机会能有更好的出路,那读书认字就十分重要了;三是李家暂不用小郎们出去挣口粮,李父始终觉得多学点儿没有错,且读书识字也为小郎们后续或是学医或是学武打下基础。

正因如此,才使得家中无一仆从,毕竟供养着四个不事生产的最是能吃时候的读书郎们,哪里还有那闲钱。

这才致使李二嫂大腹便便临近生产,还要帮着照管小露珠儿了。

饭毕,桌上的残羹冷炙正要下撤时,李三娘站起来看着李父说:“阿耶,儿想跟大家一起商量下儿带着露珠儿和离归家的事儿。”

李父坐在首位,捋着胡子点头说好。

小孩子们的桌子上的碗盘在四个孩子的快手下一步步撤向厨房,大人桌的也由大嫂、李三娘快速整理好。

大家都移步正堂,李三娘拿出去岁李二嫂娘家送的晒干的野菊花,泡了一壶茶端去正堂,给几个大人一人倒了一盏。

在泡茶的时候,李三娘恍惚了一下,历史就是从这儿转弯的。

按理来说,这时的大唐不该有清泡茶,该是加盐、姜、薄荷等来煮的。

本该李旦即位,为唐睿宗,武后掌权的。

可历史在这儿拐了弯儿。

李三娘的记忆里,七岁后就是武帝登位了,根本没有李旦的事儿,国号仍为大唐,只是改了年号为天授元年。

并从这位武帝的各种施政手段来看,是穿越人士的可能性极大。

因为她带头喝起了清茶,还用起了床、椅凳,大幅度减少了跪坐,且她还是位武力值极高的掌权者,长安城内的流言说是宫内宫外几次刺杀都没有得逞。

她也没有继续杀子,李旦活的好好的,现在还在朝堂上活跃着。

不过,李三娘儿时的记忆里,长安城内有一段时间家家户户都战战兢兢闭门锁户,李父那段时间不怎么着家,李大兄也甚少回来。

记忆深刻是因为李二兄的次子是那时出生的,她帮阿娘烧水煮剪子,家里只有李二兄在。

历史拐了弯,却对现在的李三娘来说是件好事。

武帝登位以来,实施的各项诏令都是利于百姓、利于女子的。

就好比长寿元年的诏曰:因感情生变,男女皆可提出和离,女子和离归家只要男方允许,可携带女娘归家抚养,女娘之父可随时探视,并付于和离女子一定数目的抚养女娘的辛苦费。

为什么李三娘明确知道这一条诏令

因为那年成安公主进宫哭诉自己因驸马宠幸妾侍而心伤,悲不能行。

成安公主想与驸马和离,回公主府自过,同时也想带回自己唯一的女儿华明郡主。

但驸马及其宗族不允,言华明郡主虽是女娘,但也是其家族之血脉,不可带离。

武帝听完,大笔一挥,下了此诏令,华明郡主得以随其母成安公主和离一起回公主府。

当时这事儿闹的挺大,纷纷扬扬一个多月长安城大街小巷,东西市的胡人都在拐着弯的畅聊此事。

所以,这条诏令人人得知。

坐在首位的李父一边拨动着茶盏一边对李三娘说道:“三娘,你怎么想的,你跟大家说说,别怕,你大兄是金吾卫,你二兄和阿耶也不是那易碎的琉璃瓶儿,咱们李家人也不是那随意好性儿任人欺负的人家,你怎么想的,便都说说。”

李三娘端起还有些热的茶盏抿了一口,放下茶盏,抱起露珠儿坐在自己怀里,看着坐在上首的李父和李母,下首坐着的李大兄他们,以及背后站着的孩子们,收了收内心的想法,斩钉截铁的说:“儿定是要和离的,儿撞破了王子恒和他那表妹的丑事,就再也无法忍受他们那一家子了。和离倒是简单,儿记得少时阿耶教我识字时,讲过《唐律》里《户婚律》,只要王子恒同意,儿就能和离。儿的嫁妆也都能拿回来。”

说到这里,李三娘抱了抱露珠儿。

“可麻烦的不是儿与王子恒和离的事儿,是儿想带露珠儿归家抚养的事儿。王子恒再不在意露珠儿这个小娘子,露珠儿也总归是王家血脉,今儿王家大兄和王子恒的态度,儿想带露珠儿归家的事儿怕是难上加难。”

“小妹的顾虑很是有道理,我这个金吾卫可能还有些分量,要是趁机压一下王家也不是不可以的。”

“大兄说的有理,王家干得主要是药铺的买卖,王家大郎在西市新开的铺子,咱们可以拿来做些文章。”

听了两位兄长的话,李三娘心里很是感慨,这古代封建社会里,能有这么疼爱出嫁妹妹的兄长,也是那李三娘的幸事。

可事情可以这么想,但不能这么做。

“大兄和二兄说的是个法子,但小妹觉得这事不能这么做。露珠儿终究是王家血脉,咱们要是真威胁王家,可能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小妹想着,往日王家婆母就对我成婚三年只得露珠儿一个小娘子不甚满意,王家婆母该是巴不得我和王子恒和离的。

前有成安公主和离带走华明郡主的事儿,小妹想着,若是咱家强硬些,请坊正从中说和,我想带露珠儿一起归家应是可行的。

最重要的是,若能让王子恒签下不可随意婚配露珠儿的契书来,小妹愿意多舍些嫁妆于户部作那保证金,只求能带露珠儿回家来。”

站在大人身后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姑姑的话,顿觉那王家不是什么好东西,竟这么欺负他们的小姑姑。

小露珠儿窝在李三娘怀里,更是不知道大家在商量她的大事儿。

“若是能成的话,儿自去官府立女户,儿愿付官府定下的保证金!”抱着露珠儿看她玩儿自己襦裙上的飘带的李三娘淡淡的说。

听了李三娘说的话,在场的其他三位女性都睁着惊讶的大眼睛看向她,现下虽是女帝当政,但立女户可不简单,单那保证金就不是一般女娘能支付的起。

“三娘这话说的还是过早了,阿耶明儿就去坊正家问问这些事儿,你和离的事儿也得知会嫡支,李氏虽只剩了两支,你大伯父那儿在这长安还是有些脸面的。”说完这些,再次拿起菊花茶喝了一口的李父安抚道。

李父这么说着,心里却想着,日后若三娘不想再嫁,在家我也养得起,加上露珠儿也是可以的,大不了我死之前,给她多留些钱财就是了。

想到这儿,捋了捋胡子,对着李母摇摇头,意为别着急,我心里有数。

“小妹放心,大兄明儿和你二兄都去王家探探口风,你和露珠儿好好在家,什么事儿也没你的身子骨要紧。”大兄说着,就看向李父,李父就招呼大家散了,歇息了,明日的事儿明儿再说。

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回到出嫁前的屋子,给露珠儿用青盐刷了牙齿,擦了脸,洗了脚送到床上,抱着这小小人儿合眼躺在这床榻上,脑子里却在复盘今儿发生的事儿。

李三娘的记忆里,长安城一直都是热热闹闹的,尤其是东西市,更是热闹非凡。

但真的可以再次确定,这长安不是历史中那个长安,这大唐是不是历史当中的那个大唐,应该是穿越到了历史中的大唐长安,可以说是被穿越者前辈改变过得平行世界吧。

想到这儿,李三娘睁开眼睛,望着床帐的系带,想着自己那金手指系统,意识沉浸下去,看着虚拟屏,所有能点的都点了一遍,又用意识呼喊几遍“系统”,还是没什么异常出现,才安下心确定这系统不像小说里写的是有人性的人工智能那种。

重新沉浸到李三娘的记忆里,十分惊喜的发现,这李三娘原身竟是会诊脉开药的!

李家这两子一女,包括李母的启蒙读书习字都是李父带着的,更因着李三娘是老来女,从小跟着李父在前堂问诊看病,背着药材药性长大的,自身还算有些天赋,算是得了李父六七分真传,要不是圣人训,女十五上必须出嫁,李父还真舍不得把这宝贝儿嫁出门去。

李三娘想了想这诊脉开药的事,简直不要太高兴!

原身会中医,与她自身有的西医的知识和经验,岂不是中西医双剑合璧,厉害大发了!

以后的路,在大唐,养崽崽,继续行医,发光发热啊!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九章锦

九章锦

光环嘟
她轮回穿越而来,不断找回前世记忆,将仇恨暗算揽于胸怀,将重重迷局凌风劈开,成为身披九章锦的第九代霸主。三生石畔、灵犀佳节、半老人、千面幻境、家族罹难、神秘力量..
都市 完结 172万字
清冷侯爷为我折腰

清冷侯爷为我折腰

序临
【双洁1v1】江怀策见沈枝意的第一面,是大庭广众之下,她被人骂做不守妇道,姑娘家一巴掌扇去,提笔四个字:狗屁不是。她似是淮京城中的名门贵女,却又像是边塞最耀眼的格根图雅,那时的他本以为他一眼就能看透她。再后来,这娇柔女子嫁了她口中冷面冷心的人,而这一切也不过是他强求得来。“枝枝,我们是此间最般配的良缘。”新婚夜他握着她的手说着,却见她一张芙蓉面,满是冷凝,话语伤人。“当初就该让你死在寺庙里,也好过
都市 完结 47万字
许你一世盛宠

许你一世盛宠

锦夜
爷爷病危,舅舅冷漠男友拔身而去,投入妹妹的怀抱。人生落魄至此,她以为山穷水尽,他踏风雪而来。挽她走出泥泞许她温暖,许她春天。她在阴谋算计中浮沉,他在惊涛骇浪里掌舵。裴斯年:五年前那个女孩帮我找回了我的下半辈子,从那以后,我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将她妥善收藏,悉心呵护。免她惊,免她苦,免她颠沛流离,免她无枝可依。......
都市 完结 164万字
九龙寒雪

九龙寒雪

独寒
十五年前九龙局横空出世,横扫寒空,九个拥有龙基因的人也因此被称为九龙,九龙不满足于寒空的地盘,再次向冷火进攻,可是没想到,冷火居然是一个不服从曙光的兽人组织,..
都市 连载 8万字
忆潇湘

忆潇湘

他山烟雨
江湖怪人赤炎魔君之徒易生,为完成摆脱魔君束缚的赌约,孤身走入江湖,却与武林公敌寒冰堡中的弟子喻琉璃,双双在碧仙宫被误会成杀害江南淮灵派门人的凶手。一时间,武林..
都市 连载 18万字
女儿,上马守疆,下马定邦

女儿,上马守疆,下马定邦

出走的夏天
她是山村里的野丫头,他是御前侍卫;她是军户的女儿,他是定国公老侯爷的孙子;她的志向是当女将军,他的家训是定国安邦。她在一场山崩中救了他家姐弟三人,这场相救使她的未婚夫家以名节为由退婚。他为报恩打压她的夫家,为她挽回名声。她视他和村里其他一起长大的人一样,是好兄弟。他却听到她喊“兄弟”就头疼。她是泥里滚大的,他是在锦衣华服间长大的。她与他的差别何止云泥?世家的联姻,军中的势力,期间牵扯太多利义冲突。
都市 连载 1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