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心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这首诗在序中说明了贺知章辞官和他准辞的缘由,也说明了为什么要摆那么大的阵仗让百官为他饯行。

“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说的就是要崇尚道德,尊重长者,勉励世俗,劝告世人,以贺知章为榜样。

“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二疏是汉朝时期的两位受人尊敬的贤德之士,玄宗在这里说的是不能只让二疏在汉代的史册上光耀,我们大唐也有贤德之士应该载入史册。

在诗中,玄宗也是言辞恳切,说贺知章辞官入道,告老还乡,不是自己不爱惜贤达,而是他有一颗高尚的心,我只好成全他。

送行仪式上,百官为贺知章写的赠别诗,到今天我们还能读到近四十首。

其中就包括右相李林甫,与贺知章一同位列“酒中八仙”的左相李适之。

李林甫在《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中说: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李适之的《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则是这样说的: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筵开百僚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两首诗其实都是送别诗加赞美诗。

李林甫在标题中说了是“应制”,意思是奉诏,应皇帝之命而写。诗中第一句用的是玄宗的词,第二句说贺知章辞去圣恩是去求仙问道,第三句“睿文”和“宸翰”是赞美玄宗的诗文,第四句是说贺知章这一去便是山长水远,怕是后会无期了。

一句话,李林甫这首诗就是借送贺知章这件事为玄宗唱赞歌。

最后一句透露了李林甫的心机。

一般都用北斗比喻权力中心,那么,“南斗”就是远离天子了。估计李林甫当时还有一些得意,因为贺知章是太子李亨的老师,而李林甫当时并不想扶持太子,所以,贺知章的离开对于李林甫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真是言为心声!贺知章告老回乡之后第二年,李林甫就开始排除异己,陷害支持太子的韦坚、李适之等人。

左相李适之的诗在赞美圣恩的同时,肯定了贺知章“高尚”,把贺知章比作“二疏”,然后说他走过的路都洒满光辉,意思就是荣归故里。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李适之对贺知章的尊敬。

除了左右相,当时给贺知章写诗的还有很多高官显贵。

李白也参加了这场饯别仪式,并且当场写了一首应制诗。

李白对贺知章的感情可不一般,因为李白能够受到玄宗的赏识,还得感谢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大力举荐,贺知章对李白是有知遇之恩的。

李白在《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中说: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这首诗总得来说写得也是中规中矩,一二句说贺知章舍弃圣上的恩荣,辞官入道,第三句想象他抵达道家的仙境,第四句颇有意味,问鹤什么时候飞来帝城。

谁都知道,贺知章这一去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李白问鹤,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和惦念,希望能再听到这位恩人的讯息。

应制诗总归受约束,自由发挥空间有限。于是,李白后来又写了一首《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荫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首诗更符合李白天马行空的个性。他想象着,贺知章在清波荡漾的镜湖上泛舟,路上遇到山阴县的道士,便拿着自己写的《黄庭经》跟道士换白鹅。

在这里,李白引用了一个关于王羲之的典故。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

李白在这首诗里想象一个日常的景象,既赞美了贺知章的字写得可比王羲之,又表现了贺知章狂放洒脱的个性,比应制诗更有意趣。

即便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主题,每个人的诗中都有一个自己。

大器晚成的好处是人生过半,已无少年轻狂,激进的功名之心亦缓,故贺知章未如“方外十友”去走终南捷径、追随皇帝行在四处“隐居”,更未处心积虑地逢迎张氏兄弟求内宠提携。远离权力中心,没有机会令荣华突至,亦避开政治斗争的锋芒。

贺知章中举后何年释褐,已经不可考,目前有史可查的是,贺知章于五十四岁被授以八品上的四门助教,次年升职为正七品上的四门博士,又迁为从七品上的太常博士,为重译的《宝积经》润色。

从七品上肯定不如正七品上的官职高,贺知章无故“被降职”,是因为太长博士的实质地位更高,也由于受时任宰相的陆象先的举荐。

陆象先既是贺知章的亲戚,又是密友,欣赏贺知章的清谈风韵,号称一日不见贺知章便觉了无生趣。

陆象先对贺知章的评价虽有偶像光圈,但贺知章确实是善于谈吐,语言风趣,性情平和、舒朗,“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此后,贺知章的仕途一路平稳发展,升职到朝议郎、户部员外郎、起居郎,五十八岁时被任命为陕王(即肃宗)的侍读,又升为秘书少监、直学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八十岁升职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直至八十五岁请辞还乡。

开元十三年四月五日,贺知章同日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和集贤殿学士。

“一时两加荣命,足为学者光耀”。

在仕宦期间,贺知章的诗文书法才能被充分肯定。

玄宗到东岳泰山封禅,具体的礼仪、祷天的文章皆与贺知章商讨,贺知章还为祭祀的乐章作歌词。

皇帝宴饮、重大问题决策,贺知章更是不离左右,多有应制、唱酬(贺知章传世的二十多首诗中,三首是与玄宗唱和、奉制之作)。

贺知章的文章在当时名气很大,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不少大臣还请他书写墓志,润笔颇高(已出土八篇由其撰写的墓志)。

贺知章善草、隶书,“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书法造诣之外,亦足见其才情。

贺知章的书法在唐代与张旭起名,被评论为“落笔精绝”,“如春林之绚彩”,“胸中所养不凡,源深流长,自然之道”,传世《孝经》卷被誉为唐代草书之代表。宋《宣和书谱》记载御府藏贺知章草书十二幅,惜已佚失。

绍兴东南宛委山南的飞来石上,曾有贺知章所书摩崖石刻十二行,原刻在南宋嘉泰年间漫灭,现在的石刻为后人重刻。

张旭之外,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钟绍京也是贺知章的好友,画圣吴道子还曾向贺知章学过书法。

“一花引来万花开”。贺知章对唐诗的继往开来作用显着。

他开创边塞诗雄壮激昂的风格、确立写景送别诗明朗向上的情调、开启“宫怨诗”之先河、培育了清俊脱俗的天然美的风气、突破咏物诗固有的范式;

首创向往隐逸遁世的田园诗,成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派的鼻祖;

注重言情、讲究情景交融的诗歌写法对李白、杜甫较大;

家喻户晓、后世尊为启蒙级的《回乡偶书》被视为回乡诗篇的奠基之作。

然而,在巨大的声誉面前,贺知章始终不骄不躁、正直坦荡,即使晚年放纵嗜酒,“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的肆意也仅是生活中不受拘谨,其实暗自有度。他喜好交游,所交往的人上自公卿、下自百姓,还有不少方外之人,饮酒、谈诗文、参禅论道,不但涉政治、不求利益、不拉帮结派。

他提携后进,善识人。据说初见李泌时,贺知章便断定“此稚子目如秋水,必当拜卿相”。当然,最着名的轶事是为李白金龟换酒、并向玄宗举荐李白。

李白之外,贺知章在孟浩然第一次入京时便与其相识,亦与王昌龄、严挺之、李邕、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等交好。

若以现代标准而论,贺知章智商、情商俱佳,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教养、修养双优,故被时人评为“雍容省闼,高逸豁达”。

不仅玄宗推重贺知章,太子也如此,登基为肃宗后更是如此。

贺知章去世后十四年,念及当年侍读之情,肃宗追赠其为礼部尚书。贺知章并非肃宗作皇子时唯一的侍读,获此恩典,可知肃宗对他的看重。

在当时政治斗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同时受到玄宗、肃宗父子并重的文人、大臣并不多。

贺知章,诗文能传世,书法也留名,政治还平安,真可谓功德圆满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刀剑啸江湖

刀剑啸江湖

汉北之南
二十年前,当朝天子朱厚照好逸乐,贪女色,因荒淫过度死于正德十四年。武宗崩,无嗣,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遣太监谷大用以遗诏迎王于兴邸。王一十有三,自囚于..
军史 连载 67万字
帝王的一生

帝王的一生

流去的时光
精英总裁萧平在现代被害,穿越成异世的悲剧皇子:出生六天生母亡故;三岁时养母被家族和帝王厌弃;七岁时碰到他的陈阿娇;十四岁……看透明皇子如何在阴谋,背叛,暗算,争..
军史 连载 11万字
战炮岁月

战炮岁月

子龙路一号
班长说,这里没有多多关照,只有自己关照自己!……记录炮兵连队一群士兵的往事。……致敬所有扛过枪、打过炮的战友们。
军史 连载 141万字
电竞特战队

电竞特战队

梵浮渡
报告!电竞大佬着魔了!常常感觉寄几被蒙住双眼,勒住喉咙,控制心跳,还扬言被一团空气给睡了!这可咋整?在线等,挺急的!安明:会隐身了不起?!就能吃我的喝我的?女人..
军史 连载 59万字
西游心理咨询店

西游心理咨询店

文探
在西游世界里,有一家心理咨询店,顾客是神仙和妖怪,而且,先付钱后咨询,没钱就用法宝和武器抵账。孙悟空敢大闹天宫,却不敢在店里胡闹,因为,他只是低级顾客,跟..
军史 连载 31万字
罗兰的马丁鞋

罗兰的马丁鞋

糜诗
罗兰是一个颇富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设计师,每年天国的织梦园大选,罗兰都会拿到独一无二的马丁鞋奖励。直到有一天,和她住在一个公寓里的同事汤米,不小心发现了马丁..
军史 连载 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