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糖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没有一个时刻,你觉得自己很累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但就是感觉沮丧,开心不起来。

有没有一个时刻,你突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没有任何成就,感觉未来一片灰暗,也不知要往哪里去。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被负面情绪击中,感觉失去了活力,找不到生活的希望。

每当此刻,人们会有不同的方式来疗愈自己。比如听音乐、购物、吃东西、看电影……但你知道,那些都是暂时的安慰剂。如果你不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永远搞不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不可能真正疗愈自己。

而下面这本小书,会解救疲惫、迷茫、不快乐的你,帮你踏出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它的名字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借用可爱的动物角色,非常认真地讲述了心理咨询和疗愈的那些事儿,也让每个成年人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

孤独的讨好者

蛤蟆原本爱笑爱闹,喜欢豪车华服,可是在高调浮夸的外表下,他其实是一个孤独虚弱的讨好者。他虽努力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但悲伤却从记忆深处不停地涌出来。就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他渐渐失去了力气,生命也黯然失色。

渐渐地,他变得无心打扮自己,也没有力气走出家门半步。当朋友来探望他,他只能瘫坐在沙发上喃喃道:“我整个人都不太好!”

?

所谓痛苦,在一生中会呈现很多面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抑郁,底下也许还藏着愤怒。痛苦从何而来该怎么理解要赋予它们怎样的意义如何才能重获饱满的心理能量

这一回,当蛤蟆坐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诊室里,他必须追随这些问题,勇敢地潜入意识的海洋,去探究海面下的冰山,去经历一场艰辛的心灵探险。但他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陪伴他的还有温暖而智慧的苍鹭先生。

在第一次见面时,苍鹭就对蛤蟆说:“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镜中人

苍鹭与蛤蟆认识的所有人都不同,他不像朋友们忧心忡忡的,也不像父亲动辄责备、不准蛤蟆哭。

在苍鹭的咨询室里,所有情绪、对话、倾听、沉默,甚至蛤蟆对他表达攻击,都有意义。它们推动着探索心理世界的每一步,帮助蛤蟆逐渐看清人生全貌,照见自己真实的样子。

这面照见自我的镜子,正是心理咨询师。

在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怎么办”他们都希望尽快改善心境或人生境遇。

而随着咨询的推进,提问变成了“为什么”,来访者开始好奇外部遭遇从何而来。

等咨询真正深入,提问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直指咨询的核心,也是人类最硬核的灵魂追问——“我是谁”“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

荣格说,向外看,在梦中;向内看,就醒来。从自我觉醒的一刻起,我们才真正叩开认识自己的心门。

这一刻,蛤蟆先生不得不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蛤蟆的不快乐,源于他不了解自己,常常自我否定。他渴望被接纳,却不知如何尊重与接纳自己,所以总是心口不一,又因此惴惴不安。

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亚隆曾说,当我们压抑或否认自我,哪怕只是一部分,代价也是高昂的。因为身心会受到无形的束缚,终日惶恐。只有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让心灵获得自由。

?

找自己

帮助来访者找回自己,正是咨询师的工作。苍鹭帮助蛤蟆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父母和成人。

蛤蟆明白了,他常常依赖旁人,是因为“适应型儿童”经常出现,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变回那个脆弱无力、渴望关爱的孩子。

与此同时,他的心里还住着“挑剔型父母”,父亲严厉的声音总是不自觉地在他脑海中响起,总在审判他、惩罚他,变成精神上的无期徒刑。

而他要做的,是找到那个不受童年经历影响,只聚焦于当下的“成人自我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才能理性行事,也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才能获得新的认知。

蛤蟆要遇见他的“成年人”,需要作很大一番努力,要去理解自我状态的情绪和行为,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

?

在咨询师的面前,蛤蟆第一次讲出他的童年故事:他的童年很孤独,从没感受到家人的认同,连拥抱都少得可怜。追根溯源,其实每个人都活在关系里,其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关系就存在于原生家庭,因而童年的创伤往往难以自愈。

父母既是子女最亲密的照料者,也拥有巨大的权力,足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雏形。没有人能选择原生家庭,也没人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认知,在重构过往经验中与自己和解,获得勇气和力量。

正如苍鹭对蛤蟆先生所说:比起责怪父母,试着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如何

以言治愈

书中大篇幅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心理咨询“以言治愈”的过程。这里的“言”并不仅仅指语言。咨询师说什么固然重要,但疗愈并不在所谓“金玉良言”里,要不然就不会有“道理我都懂,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

真正助人疗愈的是通过对话构建的关系,它是流动的、包容的,需要“倾听”、“共情”、“尊重”与“积极关注”的滋养。

蛤蟆先生从决定咨询的一刻起,改变已悄然发生。他会在咨询中体验人际的理想关系,与咨询师建立一种特殊的合作联盟,他们将一同潜入心灵隐秘的角落,投去光亮。

蛤蟆会发现,咨询的过程并不能让他的痛苦立即终止,甚至还常常戳中痛处,但他始终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因为苍鹭给予他全部的关注与接纳。

苍鹭就是这样支持着蛤蟆,一步一步迈向新生。新生也意味着告别,咨询结束之际,蛤蟆递上亲手制作的纪念品,他们彼此真诚道谢,再也没有会面。

咨询师用陪伴守护生命的微光,等待微光成为炬火,陪伴也终将变成目送。来访者最好的礼物,是带着希望和勇气重返生活的背影。

真正的爱

苍鹭曾对蛤蟆说:“如果我不相信人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在故事的最后,蛤蟆重拾了信心与活力,苍鹭也实践了他对蛤蟆最初的诺言。

相信人的创造力,相信人心蕴藏自我实现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在资源的专家,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苍鹭与蛤蟆的十次面谈,他们之间真诚与信任的联结,也正是有着二十多年咨询经验的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人本关怀。书的原标题是“counselingfortoads”(给蛤蟆们的咨询),可见作者是要把这本书写给每一个曾感到无助的“蛤蟆先生”。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先生已于今年二月离开人世,但他用温暖的文字给予人的信念和抱持,相信一定能疗愈很多人,也会让更多人对心理咨询产生兴趣。本书也将给成长中的咨询师们带去启迪,是很好的沟通分析理论入门读物。

?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在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是:苍鹭告诉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自己去探索,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什么是真正的爱相信你在读完本书后,一定会有答案。

也希望这本书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你,照顾好自己,好好爱自己。

认识季羡林,很多人是从季式名言开始的。

-不完满才是人生。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坏人,是不会变好的。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

寥寥几笔,把人生讲得通通透透,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大智慧。

后来,读得越多,越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季羡林。

6岁的季羡林,遵从家庭安排离开故乡,一个家境清寒的鲁西北“野小子”,从此走出官庄,走出临清,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走到了德国。后来又走遍了几个大洲,几十个国家。

?

生活的磨练,使得季羡林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正如他说: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

晚年名声日隆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标签接踵而至。

面对灿烂辉煌的光环,他浑身不自在,“三辞桂冠”昭告天下后,才觉得“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尽管赞美和颂扬纷至沓来,热热闹闹的氛围时时萦绕,但季羡林对人生的认识却十分清醒,在84岁的元旦,他写下:“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

而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他认为“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

季羡林人生境界的魅力历久弥新,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产生共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道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宽容谅解。”

季羡林一生风风雨雨,却写出了被今人忽略的世间妙趣和温情。

他爱荷,种的荷被专门取名作“季荷”,很多人都知道。以致杨澜在评价季羡林的人生时也是以荷取喻:“他相信实实在在的耕耘和收获,一如他播下的一把莲子,已开出一池壮硕的荷花。”

?

图片来自网络

他会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着,对着荷塘好久好久。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

其实,季羡林对很多草木和动物都充满感情。在他的笔下,马缨花、枸杞树、石榴花、二月兰……个个熠熠生辉,多姿多彩。校园中,一棵普普通通古藤萝的灭亡,在他心灵中也引起无量的痛苦。

“我的感情总是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他在《生活是可爱的》中如是写道。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季羡林可是个资深猫奴。半夜醒来,小猫扑到他的腿上睡得正香。即使这时双腿又酸又疼,他也强忍着,决不动一动腿,免得惊了小猫的轻梦。

所以,晚年的季羡林虽孤家寡人一个,但他并不觉得孤独,四只极为活泼可爱的波斯猫是他的家庭“成员”,有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我们又怎么能说他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呢

?

在《生活是可爱的》中,除了写“草木缘”和“自在思”,有一辑叫“人间情”,是季羡林对人世间的深情告白:思故乡、念母亲、忆房东、看老师。这一往情深,就像即使仰望过再多美妙绝伦的月亮,忘不掉的仍是故乡苇坑上面的那一个。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时光流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其中的微妙,非切身体会并深情似季羡林者,实在不易道出。

89岁那一年,季羡林第二次做完了眼部手术。……

女生频道推荐阅读 More+
那时春光暖

那时春光暖

只吃蘑菇
再也找不回青春懵懵懂懂的爱恋,不过,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还管什么青春?江仁折磨了自己两年,一个见面就被打回了原形。“白小白,你脸上刻了字。”白灵:“??”“我的女人!”“你脸上也刻了字。”白灵翻了一个白眼。“你的男人?”“错,是二哈。”
女生 连载 92万字